观烟台·观高新丨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链,今天补上重要一环!

中科埃微


发布时间:

2024-08-08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链近年来风生水起,“率先突破,示范打样”。但在益生菌、特医食品领域,一直还是空白。

  今天,烟台高新区补上了这一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烟台高新区举办院企合作交流会暨中科埃微复合菌项目启动仪式。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建设,中科埃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竣工投产,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再添新锐力量。

  8月8日正值全民健身日,新项目、新工厂的投产,为烟台大健康产业、全民健康事业增添了新亮彩。

  中科埃微由高新区企业山东国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今天是个好日子,国和堂制药成立八周年。

  国和堂是烟台本土成长起来的生物医药旗舰企业。成立于2016年,集中药饮片、保健食品、特医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等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现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烟台市倍增计划奖励企业。目前拥有“蓝帽”产品57个,注册商标81个,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2项,研发药食同源、膳食营养补充剂类食品品种400余个。与北京同仁堂、葵花药业、白云山、雷允上制药、盖天力药业等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合作,产品出口覆盖全球。

  中科埃微于去年5月获批成立,同步开工建设新园区项目。项目以微生物益生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海洋新食品研发生产为核心,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益生菌类、海洋多肽类健康产品。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聚链成势,为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生态。中科埃微应运而生。”国和堂制药董事长、总经理赵言奎表示,我们将以新工厂投产为契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倍增,建成行业龙头企业、智能化绿色工厂标杆。

  在投产启动仪式上,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姜曰象与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于红绫为山东优势海洋生物资源高价值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基地揭牌。

  中科埃微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国科优选公司与中科埃微签署产品研发实验基地项目协议。

  来自全国各地的健康食品、药品经销商近百人参观了国和堂和中科埃微厂区,了解了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最新成就。

  “短短几年时间,烟台的生物医药和生命科技产业取得了这么大进步,让人刮目相看。回去后,我们要好好推介烟台,全力推销烟台食药好产品!”北京国科优选副总裁王毅说。

  与会嘉宾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科埃微现代化生产车间和实验室。他们看到,企业在产品检验与研发上,硬件设施齐备,技术人才实力强大。

  中科埃微正是依靠这些前沿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精心培育出众多优质的益生菌菌株,并进行深度梳理与优化,提升了产品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且独家拥有多项复合菌产品的知识产权。

  新项目新工厂落成,高新区国际招商产业园(中韩烟台产业园)里今天喜气洋洋。

  “中科埃微的成立和复合菌项目的投产,以及一系列院企合作项目签约,是烟台高新区乃至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的重要成果。”于红绫告诉“观烟台”。

  在烟台生物医药产业“1+3+X”空间布局中,“1”是指整个烟台东部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引领核心区。高新区与牟平共同承担了其中这个“1”的建设任务。

  同时,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确立的“3+1”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关于县域经济整体规划中为高新区点题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高新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区内目前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市场主体635家,其中,医药上市公司2家,“四上”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瞪羚企业4家。2023年,高新区生物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于红绫介绍,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策源地,同时是生物医药产业领建区市之一,高新区对外招大引强,对内孵化培育,打造了从孵化、加速到产业化全链条精准赋能的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中科埃微是本土医药健康企业培育壮大的优质代表,新项目和新工厂的启动,为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将持续做好企业包保服务工作,做企业的贴心人,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中韩产业园招商中心李海山表示。

  【观烟台·深一度】

杀出突围!

  益生菌和特医特膳食品,是中科埃微牵动人们目光的两大焦点。

  益生菌方面,中科埃微研发的平衡复合菌应用十分广泛,除了食用类,还应用于动物饲用生物制剂、农业植物保护、农业土壤改良、作物增产提质、生态环境修复等众多领域。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特殊膳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产业、新赛道,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烟台市把特医食品列入重点发展的八大细分领域,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特医食品产业在全国风头强劲,目前全国有164款特医食品获批,省内有多家。烟台尚属空白,亟待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观烟台”查询有关数据,目前,全国保健食品企业一万七千多家(批文十几万个),特医食品不足百家(批文不足二百),益生菌企业不足五十家(自主知识产权菌株和批文更少)。红海是什么?蓝海在哪里?一目了然。

  赛道的选择、新产品的突破、产业链条的延展与补强,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市场的力量、科研机构的作为,关键是企业的发力。

  看高新区,看中科埃微,看国和堂,看烟台更多食品药品企业、企业家,能否杀出重围?谁能捷足先登?

专注于益生菌、海洋新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生产、技术推广及应用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